近日,在济源示范区工科局的统筹联络与组织协调下,河南省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济源)(以下简称“服务团”)一行深入济源市梨林镇,针对梨、猕猴桃、桃树三大主栽果树,开展了一场实用性强的技术培训与现场服务活动,精准直击种植户生产痛点,为当地果业发展送上“科技良方”。
服务团在屈西村梨种植园田间地头搭建“流动课堂”,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并向种植户免费发放果树修剪专用工具。培训中,种植户集中反映“挂果量少”“树体莫名死亡”两大核心困扰。针对“挂果不多”问题,服务团苗卫东副教授精准把脉,指出需从树体营养供给、花期精细化管理、授粉效率提升三大维度综合施策。他结合梨树生长规律,详细拆解生长期关键施肥节点,明确不同阶段的肥料配比方案,尤其强调春季花芽分化期与坐果期的养分保障是提升挂果率的核心,手把手指导种植户掌握“按需施肥”技巧。针对树体死亡现象,张鹏副教授则将目光聚焦于根系健康,指出需重点排查病虫害感染风险,如根腐病、枝干病害等常见诱因。为让种植户直观掌握防治方法,他现场示范病害防治药剂的正确灌根操作流程,讲解树体日常养护要点,反复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管理理念,帮助种植户建立科学的病害防控意识。此外,路贵龙博士通过实地勘察,发现园区梨树种植间距过小,导致园内采光不足,直接影响梨果品质与外观,随即提出合理密植的调整建议;李贝贝博士则围绕嫁接树体的后期管理技巧展开讲解,填补种植户技术盲区。

在沙后村宏鑫猕猴桃园,种植户普遍反映猕猴桃树存在“叶子发黄”问题,苗卫东副教授现场分析后指出,可通过喷施0.3%硫酸亚铁溶液缓解症状,同时提醒种植户密切关注土壤PH值变化,因为土壤酸碱度失衡是导致叶片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张鹏副教授进一步补充,叶片发黄现象不仅与土壤PH值相关,还可能与土壤肥力水平、微生物菌群结构密切关联。为精准定位病因,他现场采集土壤样本,计划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检测与养分含量分析,后续将根据检测数据为沙后村猕猴桃种植户量身定制土壤改良方案与个性化施肥建议,实现“一地一策”的精准管理。期间,李贝贝博士还围绕猕猴桃修剪的关键技术、褐斑病与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方法展开详细讲解,覆盖从树体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全流程要点。

服务团到安村格格桃园开展了现场技术培训和服务,并发放了用具。苗卫东副教授实地查看桃园整体布局后,指出当前树体种植过密的问题——过密的树体不仅会导致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增加病虫害发生风险,还会引发树体间养分竞争激烈,最终造成果实品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他详细讲授如何根据桃树的树龄、树势科学确定主枝数量与开张角度,指导种植户通过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等操作,优化园内通风透光环境,为果实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张鹏副教授则重点关注修剪后的树体保护,详细讲解伤口处理与保护措施,避免病菌通过修剪伤口侵入树体,引发病害。路贵龙博士还结合桃树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水需求特点,以及果实套袋的最佳时机与操作要点进行补充指导,帮助种植户进一步提升桃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此次河南省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济源开展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活动,紧扣梨林镇果农在田间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将先进实用的果树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赢得了当地果农的一致好评。今后,服务团将持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以科技赋能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