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河南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舞阳县多日气温突破40℃,严重影响香菇菌棒的安全越夏,对当地香菇产业的稳定生产与菌棒品质造成威胁。6~8月期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舞阳县科技局、农技推广总站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的协同配合下,深入舞阳县绿珍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吴城镇军凯菇业农场、辛安镇食用菌基地、舞阳县文晓香菇种植园、保和乡钟庄村、文峰乡焦楼村等地,围绕香菇菌棒安全越夏、病虫害综合防控、菌棒质量提升及制棒车间规划设计等核心环节,开展实地指导与集中培训。此举有效增强了菇农应对高温灾害的能力,为保障菌棒越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开展安全越夏技术专题培训,强化菌棒安全越夏管理

菌棒安全越夏是越夏香菇栽培成功的关键,确保香菇菌丝活力、降低杂菌污染风险与后期出菇产量与品质密切相关。服务团围绕高温期菌棒管理技术开展工作,组织香菇安全越夏专项技术培训,向菇农系统讲解越夏期间通风管理、温湿度调控等核心技术,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推广架设天棚降温、棚顶与棚内喷水相结合、棚间遮阳网互联等实用技术,帮助菇农最大限度维持菌棒活力和健康状态,降低杂菌污染风险。同时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传授香菇菌棒越夏期间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助力菇农掌握菌棒科学越夏方法,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二、实地防控指导,降低病虫害发生

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导致病虫害孳生。在绿珍种植专业合作社、保和乡钟庄村等基地,服务团仔细检查越夏设施和灭菌设备运行状况,并结合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例如,针对菌种污染,强调需确保灭菌彻底、避免培养料残留干块;针对菌蚊幼虫危害,建议及时清理菇棚周边环境,阻断虫源孳生;科学喷施阿维菌素及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和杀虫剂,杀灭幼虫,并悬挂粘虫黄板,有效降低成虫及其繁殖。
三、把脉菌棒生产,提升菌丝活力与质量

在文峰乡焦楼村,服务团发现部分香菇菌袋越夏后,菌棒仍存在含水量高、菌丝生长不充分、瘤状突起少、转色不正常等问题。深入分析,主要是由菌种活力不足、培养料配比不合理,以及越夏期间菇棚通风不良、温度过高等原因造成。服务团建议,选用优良菌种、优化培养料配方,并加强越夏环境精确调控,从而提升菌棒成熟度和后续出菇表现。
四、优化制棒车间,夯实高效生产基础

科学规划与建设香菇制棒车间是保障菌棒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杂菌污染风险的基础。在吴城镇军凯菇业农场,服务团详细考察了现有香菇制棒培养料和车间规划,就制棒车间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合理布局设备。例如将一级搅拌器邻近设置,实现同步作业,减少原料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污染风险。
科技服务有效提升了舞阳县菇农应对高温灾害的技术能力,为当地香菇产业稳产丰收提供了科技支撑,受到基层种植户和合作社的广泛欢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采用灵活的服务措施,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与新成果,结合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远程咨询等多种形式,为舞阳县食用菌产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