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省持续低温和强降雨天气,给果树生长带来严峻挑战。为帮助果农做好秋冬田间管理,夯实来年增产增收基础,河南省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济源)(以下简称“服务团”)精准对接果农需求,深入一线以手把手教学与现场指导的方式,充分调动果农积极性,针对当地果树品种的关键管理难题精准施策,为果农送去“科技良方”,助力秋季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来年丰收筑牢根基。
聚焦山口村:疏解核桃种植卡点问题
山口村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但部分果农因管理技术落后,长期面临挂果率低、果实品质不均等问题。服务团团长扈惠灵教授刚抵达山口村核桃园,就被前来咨询的果农围住,大家纷纷用手机展示自家核桃树的生长状况,迫切寻求解决办法。扈教授现场示范整形修剪技术,强调科学修剪对提升坐果率的重要性。针对长势杂乱的核桃树,扈教授一边拨开交错枝条,一边向果农讲解要领,并现场示范“开心形”修剪法:(1)先标记出过密的交叉枝、病虫枝;(2)用修剪锯从枝条下方先锯一道浅口,防止枝干劈裂;(3)再从上方截断,每棵树保留3-4个主枝,主枝间距控制在60厘米左右,以确保树冠通风透光,让养分集中供给花芽。同时针对核桃园土壤管理问题,扈教授也给出了具体施肥方案:(1)秋季施肥以腐熟的牛粪、羊粪为主,每亩施2000斤;(2)搭配50斤磷钾肥,提升土壤肥力;(3)施肥时在树冠外围挖30厘米深的环形沟,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埋入,既能增强树体抗寒能力,又能为明年结果积累养分。扈教授还现场手把手教大家测量施肥沟深度,确保技术要点落地执行。
在五龙口镇樱桃园,苗卫东教授针对秋梢徒长、病虫害高发等问题开展专项技术指导。刚走进果园,苗教授就发现不少樱桃树的秋梢已长至40厘米以上,他立刻召集果农讲解:“秋梢生长过旺会消耗树体养分,就像‘抢占了花芽的养分’,会导致明年结果减少,必须及时控梢。”苗教授随即选定一根徒长秋梢现场示范修剪:从芽点上方1厘米处下剪,保留5-6个饱满芽,并强调剪口需保持平滑,以防病菌感染。他将修剪好的枝条递给果农观察,补充道:“这样修剪后,养分能集中供给花芽,可显著提高明年开花坐果率。”在果农李大姐尝试修剪时,苗教授在一旁纠正她的握剪姿势:“手腕要稳,剪的时候发力要快,避免把枝条压劈。”针对樱桃褐斑病防治,苗教授拿出发病叶片与健康叶片对比,指出:“褐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斑点会扩大成不规则形,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早落。”并给出具体防治方法:(1)选用戊唑醇悬浮剂,按1:1500的比例兑水;(2)喷药时要确保叶片正反面都喷到,每隔15天喷一次,连喷2次即可控制病情;(3)提醒果农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喷药,防止药剂蒸发过快影响效果,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在裴村苹果园、桃园,服务团专家针对苹果轮纹病和桃树秋季施肥等关键问题,提供针对性技术支持,帮助果农解决种植难题。在苹果园中,汪教授手持一根带有瘤状病斑的枝条,向果农详细解读轮纹病的危害:“轮纹病不仅会危害枝干,还会蔓延到果实。去年有果农因未及时防治,一亩地损失了2000多斤苹果。”他随后现场演示病害防治步骤:(1)先用小刀轻轻刮除病斑表面的老皮,露出新鲜组织;(2)将戊唑醇乳油按1:5的比例兑水,用毛刷均匀涂抹在病斑上;(3)涂药范围需覆盖病斑周围2厘米区域,每隔10天涂一次,连涂3次可有效阻断病菌扩散。刘倩文博士在桃园针对土壤板结问题提出科学施肥建议:(1)桃树秋季施肥要“重有机肥、轻化肥”,每亩施腐熟的鸡粪1500斤;(2)搭配过磷酸钙30斤和硫酸钾20斤,以平衡土壤养分;(3)施肥沟需挖在树冠外围,深度30厘米、宽度20厘米,便于根系更好地吸收养分。刘博士拿起铁锹现场开挖施肥沟,演示如何把控施肥深度和宽度。
服务团还向果农发放了修剪工具和技术手册,手册中针对不同果树的管理要点配有图文说明,方便果农后续随时查阅。团长扈教授表示:“后续我们会定期回访,跟踪果树生长情况,确保大家学到的技术能真正用起来,帮助大家种出优质果、卖出好价钱。”
服务团精准对接济源果业需求,通过现场实操教学、典型案例讲解等,切实解决了果农在秋冬果树管理中的实际难题,为来年济源果业提质增效、农户增收致富筑牢了科技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