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26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与舞阳县科技局及农技推广总站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一起,深入舞阳县绿珍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华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楼宋食用菌园区、大汉李食用菌园区、保和乡钟庄村、文峰乡李斌庄村等地,围绕“效益提升、资源挖掘、技术赋能”三大核心任务开展系列科技服务活动,为当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一、一线“把脉”解难题,精准施策提产能

在华宝产业园的生态智慧菇房内,服务团仔细察看香菇菌棒的生长态势,并就企业反映的“养菌周期偏长、出菇密度不均、后期出菇乏力”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团指出:根据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抢温接种,以使菌种尽早萌发定植;二是要适时刺孔通气,促进菌丝快速生长;三是要根据品种特性,适时脱袋,脱袋后注意保温保湿,防止菌袋过干引起出菇不均;四是要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合理把握注水时间和注水量,防止补水过多,影响呼吸,伤害菌丝;五是制袋时采用合理配方,严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麦麸用量,导致后期营养不良;六是后期补充营养,如注水时适当添加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提升菌棒活力及后期出菇能力。在大汉李食用菌园区,王振河团长与公司张经理一起检查了越夏后菌棒生长情况,在服务团技术指导下,采取调整菌棒摆放密度、提高菇房通风、优化喷雾装置布局等措施,在今夏持续高温的不利环境下,99%的菌棒都得以安全越夏,而且菌棒硬度、弹性适中,转色良好,瘤状突起均匀,为下一步良好出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挖药食同源价值,布局产业高值化
在文峰乡李斌庄村委会,服务团与舞阳县科技局、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飞教授团队、华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就如何开发利用“药食同源”菌类进行研讨与交流,服务团结合灵芝孢子粉、菌菇饮料等深加工产品成功案例,提出以“功能性饮品开发”、“保健食品研发”、“药膳预制菜”和“生物医药原料开发”等细分方向为抓手,推动产业从初级种植领域向生物医药原料领域延伸,双方初步达成“资源普查-品种选育-产品研发”合作意向。服务团将以此次研讨交流为契机,联合各方力量,研发相关食药同源或功能性食品,积极推动食药同源项目的快速落地,为漯河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赠书授技强根基,长效服务促提升
在绿珍种植专业合作社、楼宋食用菌园区等多个基地,服务团向当地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捐赠生态防虫黄板及《北方食用菌栽培》、《平菇种植能手谈经》、《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学》和《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等食用菌专业书籍450余册,涵盖菌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精细加工等全产业链技术内容。这些书籍中既有适合农户自学的实操手册,也有面向企业的产业化指南,成为科技兴菇的“活教材”。在多个基地,服务团还结合书籍现场解答菇农提出的技术疑问20余条。

服务团表示,将建立“技术指导+集中培训”的长效服务机制,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助力舞阳食用菌产业实现“产量提质、价值提升、品牌提级”的三重跨越。舞阳县科技局王局长表示,服务团此次科技服务不但为群众解决了难题,更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食药同源”菌类,为舞阳县食用菌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舞阳县食用菌产业一定会快速迈上新台阶。